栏目分类

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排列三最精准专家推荐 > 新闻动态 >

高层大换血 万科全面进入“深铁时代”

发布日期:2025-03-06 00:56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国企多名精英入驻万科,万科从此由混合所有制企业迈入国企时代,深圳国资全面进驻,而万科原管理层则大面积退出。

万科正式进入"深铁"主导时代。问题是,接下来,深圳地铁集团能够带领万科渡过危机,重新走牛吗?

01 全面国资化改造

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,万科于 2 月 5 日晚间发布了一份内部文件,宣布了管理团队人员的最新职责分工。这是国资试图通过深度管理来扭转万科颓势的新开始。

其中,辛杰(2025 年 1 月 27 日接替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),主持集团全面工作。

原万科元老级人物解冻则升任二号人物,出任监事会主席、工会主席,主持监事会、工会工作,监督博商、鹏金所及财顾事业部等工作及历史遗留问题处理。

而万科原董事长郁亮交出权棒,得以留任,出任万科执行副总裁,协助董事会主席开展工作,负责战略和房地产宏观研究。

而原先万科的二号人物祝九胜则辞任,不再在万科里面任职。

而在万科官网上,显示原深铁集团领导干部李锋、华翠、李刚出任万科的执行副总裁,他们的分工是:

李锋(1 月 27 日就任万科执行副总裁,曾任深圳市天健地产总经理),负责开发经营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,分管开发经营事业集团。

华翠(1 月 27 日就任万科执行副总裁),负责集团办公室事务、党群管理、人力资源、纪检和审计监察、法律事务,分管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、人力资源部、审计监察部纪委办公室、法务部、万翼科技公司。

李刚(1 月 27 日就任万科执行副总裁),负责集团经营服务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,分管物业事业集团、商业事业部、长租公寓事业部、海外事业部、酒店与度假事业部、食品事业部、物流事业部、办公事业部、印力公司。

原万科副总裁韩慧华、刘肖、张海、朱保全继续留任。韩慧华依然出任万科执行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,负责集团财务管理、资金管理、内控管理、税务等相关工作,配合开展与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沟通,分管财务资金管理部。

刘肖出任万科执行副总裁,负责集团战略与研究、投资交易及盘活、业务运营管理、资产规划与管理、科技赋能等工作,分管集团战略投资运营管理部,负责牵头开展非主业退出,资源盘活,大宗资产交易。

万科原先的三个副总裁张海、朱保全、孙嘉也都得以留任,分别出任三个事业部的总经理。张海出任万科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,负责开发经营事业集团相关工作;朱保全出任万科物业事业集团总经理,负责物业事业集团相关工作;孙嘉出任万科商业事业部总经理、印力公司总裁,负责商业事业部、印力公司相关工作,配合财务负责人开展与金融机构和相关监管机构的沟通。

原万科副总裁兼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辞去董事会秘书一职,仍留任万科,联系长租公寓事业部。

田钧则于 1 月 27 日接替朱旭出任万科董事会秘书,负责集团董事会日常运作、投资者关系、信息披露及证券监管机构沟通、ESG 管理等,负责牵头处理博商及鹏金所等历史遗留问题,分管集团董事会办公室、财顾事业部。

与此同时,赵正阳、肖静华、商德良、王智余、陈武、万梅等分别出任相应部门的负责人。

这批国资精英全面接管万科,意味着万科正在全面进行"国资化"重构。

02 非常时刻的维稳

万科从一个民企,到 2017 年因为"宝万之争",引入深铁集团为万科第一大股东。但此后,深铁集团只是作为财务投资者,较少参与万科管理运营。深铁集团一把手辛杰也只是出任万科集团董事长副主席。

但是 2024 年开始,万科多次出现危机,并在 2025 年 1 月 27 日预期业绩巨亏约 450 亿元。

2015 年,深铁耗资 663 亿成功入主万科 A, 如今所持市值只有 227.8 亿,浮亏 435 亿。这让 2024 年已经亏损超 80 多亿元的深铁集团不得不出面来全面接盘万科集团。

于是辛杰不得不从幕后观察到亲自出面执掌万科董事会,优化核心管理团队,体现出国资从最初的财务援助到直接介入,控制权逐步加深,大力推进部署推进化解风险、保障交付等工作。"而郁亮等前任高管继续留任副总裁,则能够保障管理层的平稳过渡",国金证券研究指出。

分析人士认为:"国资接管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救援,而是深度战略布局的一部分。对于万科来说,这意味着从市场化的民营模式逐步向国资化模式转型。"

但是对于深铁全面接管万科后的前景如何,市场一些人士不太乐观。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认为,深铁更多的是出于维稳的需要,稳住局势、稳定市场情绪,以免万科问题演化成为全国性的连锁事件。

但是一个只有万科体量 5% 的深铁能否管理好万科,是否真的能救万科,市场依然充满疑问。

03 解决问题路险且遥

就深地铁集团来看,2024 年三季度报显示,公司营业总收入 122.96 亿元,净利润亏损 80.7 亿元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 87.85 亿元,公司经营和资金流层面难言宽裕,对万科无论注资还是资源加持似乎都能力有限。

再来看万科本身,目前面临超过 2000 亿元的有息负债,其中短期债务压力尤为明显。为了缓解偿债压力,新管理层启动了多层次的债务优化计划。加上 2024 年,万科又新增亏损超 450 亿元。

因而无论如何,解救万科本身就是一个困难而艰巨的任务。深铁全面入主万科,迎来"第三代"管理层只是万科重新洗牌的一个浅浅开始,距离问题解决,还有非常漫长的过程。



我的网站